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浙商网 > 浙江经济报道 > 原创新闻 

#长三角观察# 合肥冲刺“万亿”背后,是一个国家科学中心的崛起梦

2021-01-06 08:58:16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石潇俊

  最近一段时间,媒体报道合肥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GDP)破万亿的消息开始在网络上刷屏。为此,合肥有关部门负责人出面澄清,称GDP还未核算出来,有关消息并不准确。

  尽管最终的GDP尚未公布,但民众对合肥近年来的发展有目共睹。2020年前三季度,合肥GDP同比增长2.7%,按照这个发展速度,全年GDP破万亿已经不再是想象。

  长期以来,民众对合肥的发展缺乏足够了解,对比隔壁南京家喻户晓的“六朝繁华、十朝都会”,以及杭州名声在外的“十里钱塘、东吴胜地”,同样作为省会城市的合肥,似乎只能用“低调”来形容。

  但“低调”的合肥却在过去15年里交出了一份令人眼前一亮的答卷:经济跨越式的发展,GDP排名从70名开外跻身全国21位,技术创新拿下多个全国第一、世界第一……

  随着2020年9月合肥人口破千万,很多人都在等待一个最终答案:第18个GDP万亿的“超级城市”,是否会被合肥拿下。

QQ截图20210105183016.jpg

  资料图 图源:新华社

  15年时间,GDP排名从75到21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合肥虽为省会,但受制于工业基础薄弱,以及有限的经济辐射能力,省会城市的“首位度”一直不高。这也从客观上形成了合肥“低调”的印象。

  一般认为,合肥的发展始于2005年。那一年,合肥确立了“工业立市”的城市发展战略,并陆续确立了汽车、家电、电子信息等多个支柱产业。自此,合肥“白色家电之都”的美誉被人们所熟知,也揭开了合肥崛起的序幕。

  2005年,合肥GDP853.57亿元,排在全国第75位,但增幅居全国第二。

  2006年,合肥GDP首超千亿,超越太原。

  2010年,合肥GDP首次跨入全国40强,名列第38位逼近徐州和绍兴。合肥用了6年时间,就追赶上了跑在自己前面的半数城市。

  2016年,合肥GDP达6274.3亿元,连超西安和哈尔滨,跻身省会城市十强,排在全国第28位。

  2017年,合肥GDP总量跃升至7213.5亿元,排在全国第27位、省会城市第9位。

  2018年,合肥GDP总量7822.9亿元,增速8.5%,排在全国第26位。

  2019年,合肥GDP总量达9409.4亿元,超越西安、南通、福州和烟台,排在全国第21位,距离“万亿俱乐部”仅一步之遥。

  在15年时间里,合肥从全国排名75名上升到21名,崛起的速度实属罕见。

  特别是今年疫情影响下,全国各主要城市经济一度出现下滑,合肥的表现却令人眼前一亮:到4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就达两位数,更是创下自2019年以来的月度新高。

  到了2020年三季度,合肥全市GDP达到了7182.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了2.7%。

  科技创新,改造合肥城市气质

  不久之前,一篇内容为“合肥政府可能是最牛的风投机构”的文章,让人们重新认识了合肥这座城市。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刚刚从合肥县升级为省会的合肥市,就迎来了搬迁南下的中国科技大学(下称“中科大”),就像种下了第一颗科技的种子,合肥用了近六十年的耐心悉心培育。

  中科大的到来,填补了合肥顶级名校的空白。当今天的合肥喊出“大湖名城 创新高地”的时候,中科大就是这座城市的底气所在。

  随后的1999年,合肥与北京、成都、西安一起被确定为国家四大科教基地。

  2004年,合肥被批准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

  2017年,合肥市正式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继北京之后全国第二个,也是长三角唯一一个国家科学中心。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发布《2019长三角城市创新力排行榜》,合肥的知识创新指数仅次于上海,超越长三角所有强二线城市。换言之,通过近几年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不断努力,合肥已经成长为长三角重要的产业孵化基地。

QQ截图20210105183000.jpg

  资料图 图源:新华社

  合肥的科技创新主要有几个特点:基础科研实力雄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强、项目和人才引育力度大。

  应用创新很大程度仰仗于基础科研的突破。合肥的异军突起,仰仗的正是三大国家实验室、八项大科学装置,以及合肥在量子信息、人工智能、核聚变能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

  科技成果转化的最重要体现,还是来自于中科大。如今,脱胎于中科大的科大讯飞已经成长为世界知名的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上市公司,成为合肥科创的一张“金名片”。

  在项目和人才引育上,近年来合肥更是掷下重金,招引京东方、阿里巴巴、蔚来、大众等一流企业落户;在《2019长三角城市创新力排行榜》中,合肥的政府引导指数超越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位居长三角城的首位。而当时的合肥,GDP尚不到苏州的一半。

  2020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合肥经济增速放缓,但科技创新的投入和产出仍保持高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吸纳技术合同交易额131.48亿元,输出技术合同交易额114.64亿元,同比增长60.1%,占全省总额的47.9%;全市登记科技成果1492项,同比增长15.2%,应用技术类成果1274项,实现产业化应用495项;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327户,为2018全年总量的1.48倍。

  高端制造,奠定合肥产业发展之基

  尽管合肥走的是一条以“科技兴城”的道路,但城市发展依然离不开工业基础。这一点,从合肥的产业发展轨迹中也可见一斑。

  曾几何时,还是“白色家电之都”的合肥,强如磁场般吸引了美菱荣事达海尔美的格力长虹三洋TCL等几乎全部全国性品牌和国际品牌。近年来,随着产业转型的步伐加快,合肥更是把眼光瞄准了高端制造,目标直指最前沿的数字经济。

  在合肥,“芯屏器合”产业集聚推动新兴业态风生水起。长鑫存储的“芯”、京东方的“屏”、遍布全市的装备制造是“器”,在人工智能和制造业融合上找到了答案。

  2020年上半年,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5.7%,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49.1%;一批围绕液晶显示屏、新能源产业链的企业快速成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分别增长22.5%和12.7%,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合肥市先进制造业增长的“主引擎”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助攻”。

  2020年2月,蔚来汽车落户合肥,为合肥在新能源领域开辟了全新赛道。依托江淮汽车的整车生产,国轩高科的新能源产业,以及科大讯飞的车联网只能语音解决方案,合肥已初步构筑起新能源汽车生产的产业链条。

  蔚来汽车的落户仅仅只是开始。

  2020年8月,威马汽车成立威马智能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未来,威马汽车也将在合肥进行更多投资布局。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会见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时这样表示,合肥把发展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一项重大使命,为此将始终一往无前、风雨兼程。

  在不久前闭幕的世界制造业大会江淮线上经济论坛期间,合肥共签约111个项目,总投资额1509亿元,项目涉及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生物医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战新产业比重达70%,这些都为合肥新兴产业进一步发展铆足了后劲,增添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为中国近十年来发展最迅速的城市之一,合肥诠释了什么叫长远眼光和智者谋变。除了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合肥在新业态的发展、城市格局的改造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合杭高铁、合安高铁相继开通运营将合肥与沪宁杭等城市的距离拉得更近。

  现在的合肥,已不再只是那个“低调”的中部省会。或许再等待些时日,我们就能看到合肥跨入“万亿俱乐部”的那一天。

责任编辑: 连晓佳
相关新闻
分享到:
版权说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浙商网消息"的稿件,均为浙商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浙商网消息",并保留"浙江在线·浙商网消息"的电头。联系电话:0571-85311044
260*120img 260*150img 260*150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