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这么个段子:某市市民生活水平较高,对乞丐出手也就比较大方。一位外地乞丐发现在该市讨生活比较容易,就给其他城市的同行发电报:“此地人傻钱多速来”。
眼下,民营企业排着队要上市,记者采访了多位有关专家,请他们介绍已上市企业的各种情况并作出点评。股市,显然不是外行眼中简单的“人傻钱多”的地方,专家们提醒,上市,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准备好,悠着来。正如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汪炜教授所说,从产业运作到资本运作,这对企业家本身也是一种更高的要求。
他们,执著上市两次受挫,痴心不改
开元旅业集团是“中国饭店业集团20强”中唯一的民营企业。2005年10月,开元就计划赴港上市,集团副总裁陈灿荣出面披露,公司计划发行8000万股本,融资2~3个亿。结果,10月中旬传来了他们上市受挫的消息。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陈妙林亲自出来解释原因:“因香港财务制度改变,折旧加速,利润降低,开元酒店预定今年底赴港上市的计划不会实现。”
2006年9月19日,开元再提上市计划:考虑在A股市场“买壳”上市。因为种种原因,那次计划未果。
锲而不舍的开元上市计划将再次启动。今年2月,陈妙林在一次论坛上透露,开元将在2008年上市,计划募集资本8~9个亿。
陈妙林坦陈,融资是开元一心上市的最主要原因。“我们的目标是在一线城市都有开元的五星级酒店。如果按照一家酒店需投资3亿~4亿元计算,100家五星级酒店的建设成本要400亿左右。而在北京、上海等地,这样的酒店投资则需要6个多亿。”
“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只够每年投资两三家酒店,离我们的目标速度相差较远,所以只能考虑引进战略投资者和上市。”
据悉,开元旅业已有酒店19家,其中五星级9家(5家在建)。以后每年都要开酒店4~5家。
评点
汪炜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
浙江的很多民营企业已经发展到了需要吸纳更多社会资源、形成规模效应的时期。一方面,企业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后,对资金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出于种种考虑,其他渠道的融资成本可能偏高,这促使企业家调整自己,把公司引入资本市场。从产业运作到资本运作,这对企业家本身也是一种提高。
他们,还没适应拿了钱乱花,破产了
有一家西服企业,老总善于进行产业经营,把公司做得红红火火,然后顺利上市了。但是,这位老总只运作过1亿资本,手头突然有了17亿元钱可供使用,一下没了主意。后来,他开始膨胀,除了往不同行业试探性地投资外,个人挥霍也逐步升级,最后破产了。
2005年,绍兴有一家企业的资金链断了,把其他7家为它提供担保的企业都拖下了水。这些企业都是当地的龙头企业,有的还是上市公司,资金应该很丰厚——但是,他们不约而同进行了多元化投资,新公司要么亏损,要么还没产生利润。结果,8家企业都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境地。
评点
宗佩民浙江华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公司有一项业务,是为公司上市服务的,所以对浙江民营企业的了解比较多。许多企业上市后的盲目行为,跟他们心态、体制上还没有准备好有关系。
我接触到的企业,很多有以下问题:股权结构没有理清;产权的历史沿革不清晰;重大资产证件存在缺陷;财务制度混乱;上市目的不清楚;内部管理空白等。
所以,有时候我还劝那些想上市的企业:慢慢来,先准备好自己。
汪炜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
现在有很多地方上发展不错的企业,政府很支持他们上市,而银行对龙头企业的扶持也越来越多,融资环境好了,盲目扩张就产生了,原本很宽松的环境,因为投资决策失误,而给自己带来了很大隐患。所以,投资的时候一定不能有暴富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