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月14日已公布年报公司中,58家企业汇兑损失达7504万
在连续冲关之后,人民币汇率近日开始出现反弹。继前日从7.75重回7.76关口之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昨日继续在7.76一线徘徊。然而,在贸易顺差仍将持续的背景下,人民币继续升值仍将是无可避免的趋势。而在上周末刚刚结束的G7会议上,也毫无悬念地传出了继续对人民币升值施压的呼声。
可以说,对于众多以出口为主的上市企业而言,过去的2006年是与人民币升值压力持续抗争的一年,而2007年也仍将是顶着人民币升值压力继续前行的一年。
实际上,自去年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影响已在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中有所体现。根据本报信息部的统计,截至2月12日,深沪两市已有97家上市公司披露年报,其中58家公司出现汇兑损失或汇兑收益,汇兑收益总计1422.86万元,汇兑损失总计达8926.92万元。
从已公布的年报来看,已公布年报的97家公司涉及18个行业,其中受汇兑影响较大的机械设备业公司17家,纺织行业公司5家,石化行业公司15家,食品饮料业公司6家,整体来看受损情况居多,所有公司净损失达到7504.06万元。
其中,15家机械设备业公司中有13家年报设有汇兑损益项目,8家公司出现汇兑损失,收益和损失抵消后,13家公司汇兑共损失达389万元;6家食品饮料业公司有4家公司出现汇兑损益,净损失89.9万元。而纺织、服装、皮毛行业虽然只有5家公司披露了年报,但全部出现汇兑损益,净损失高达2704万元,是所有行业中损失最高的。
到目前为止,属于纺织、服装、皮毛行业的瑞贝卡在所有披露年报的公司中汇兑损失最大,其2006年汇兑收益仅5.6万元,而汇兑损失则高达1876.83万元,净损失1871.21万元,远高于该公司2005年的汇兑损失707.28万元。该公司2006年实现净利润10086万元,其汇兑损失和其净利润比值达到18.55%。据瑞贝卡方面介绍,人民币升值将对该公司经营活动持续产生影响,短时间内消耗汇兑损失存在一定难度,由此可能给利润水平的不断增长带来压力。
另外,数据显示,此前一直被认为受益于人民币升值的石化行业基本上也是以汇兑损失为主,已公布年报的公司有10家出现涉及汇兑损益,其中9家公司为汇兑损失,1家公司为汇兑收益,10家公司共发生汇兑损失1622万元。据了解,石化业汇兑损失是因为上市公司出口受到影响。以云天化为例,由于人民币升值影响了其玻璃纤维产品的出口价格,导致损失731.83万元。此外,在二级市场受益于人民币升值的房地产业企业中,有10家已披露年报,而其中金融街、中粮地产等3家公司也出现汇兑损失,共计损失418.6万元。
上周末刚刚结束的七大工业国(G7)会议发表的公报称,对于拥有不断增长的巨额经常项目盈余的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国,希望有效汇率能够发生变化,从而促进必要的调整出现。研究员认为,在各种宏观因素及国际因素的作用下,未来人民币还会继续走高,2007年上市公司受到的影响将会更大。
没有改变国内纺织服装企业的强劲国际竞争力,我国纺织服装企业总体出口成本仍低于国际平均水平20%-30%,这为国内纺织服装企业的提价留了很大空间,优势企业可以通过提价促进业绩的有效增长,如孚日股份2006年主要产品提价5%-8%,目前来看国内纺织服装企业还有15%左右的提价空间。
中国纺织服装进出口商会某人士指出,其实人民币对不同币种的有升有贬分散了出口风险,因为企业的出口分布在世界各地,虽然人民币对美元是升值了,但对欧元却是在贬值的,如果企业能够及时调整出口结构,所受影响就会降低。数据显示,自汇改至昨日收盘,人民币对美元和日元平均升值4.24%和12.67%,对欧元平均贬值0.5%,而2006年1至11月人民币对欧元更是平均贬值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