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长期以来,海宁中国皮革城作为龙头老大,引领着海宁、桐乡两地4000多家皮革企业。
|
最近,一场关于海宁和桐乡两个皮革城的纷争惹人注目,与此同时,“个头最小”的“崇福皮草大世界”却活得挺滋润。两地皮革产业及市场如何合理分工布局,对于市场大省浙江来说,这样的思考不乏标本意义。且看——竞争白热化:向左走向右走?
向左走?还是向右走?途经沪杭高速的旅客肯定被这个问题搞糊涂了。
沪杭高速是海宁中国皮革城和桐乡鞋业皮革城共同的客源主输送线,屠甸出口位于桐乡境内,向左是海宁,向右是桐乡。但2006年年底,原本指示向右走的“桐乡鞋业皮革城”的路标被直接改成了“皮革城”,让不少外地人误以为去海宁皮革城也是向右走。随后,海宁皮革城赶快把沪杭高速沿线多块形象广告改成了“海宁中国皮革城屠甸出口向左转”的指路牌,并醒目地标上了“谨防误导!”的字样。
桐乡鞋业皮革城的总经理张蕴豪是上海人,汽车也是上海牌照。在桐乡将路标改为“皮革城向右转”之后的第二天,他从上海回桐乡,刚下高速,就有几个海宁口音的人在出口把他的车拦了下来:“是去皮革城吗?向左走。”他再三解释,自己认识路,是去桐乡办事,对方才放行。他发现,外地牌照的客车大多都“享受”到了这项“免费指路服务”。
长期以来,海宁中国皮革城作为龙头老大,引领着海宁、桐乡两地4000多家皮革企业。但去年9月23日,随着距离海宁皮革城仅10多公里的桐乡鞋业皮革城开业,海宁皮革企业发现,行业内多了一个高调的竞争对手。继桐乡皮革城在沪杭高速沿线打出23块广告牌以后,海宁皮革城也将同路的广告牌由原来的10块提高到30多块。由于新老皮革城的广告战,沪杭高速户外广告牌的价格从12万元/块提高到了15万元/块。
据顾宏亮介绍,桐乡皮革城开业当天,就有好几个海宁人来“微服私访”,连哪些人送来了花篮都登记在案。在他们搜集到的“海宁中国皮革城鞋业广场招商细则”中,桐乡皮革城的经营户可以享受一定程度优惠。但当他以经营户的名义跟海宁皮革城一接触,对方就口头告诉他,要进海宁皮革城二期,必须先退出桐乡皮革城。
作为反击,桐乡也曾派人暗访海宁皮革城的售假情况,海宁皮革城也不甘示弱。桐乡皮革城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经营户说:“在这里,最多时一星期查假货查了6次,三个月查了31次。”
经营户徐征(化名)在两个皮革城里都有摊位:“海宁的人气更旺一些,但成本也高;在桐乡也搞一个(摊位),无非是想多条活路。但现在我们夹在中间很难做。”
据记者了解,在省、市有关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调解下,“双城大战”已暂时偃旗息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