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深沪股指大起大落,行情跌宕起伏。由于“两会”将分别于3月3日和3月5日在北京开幕,因而不少投资者对“两会”行情充满了期待,有市场人士更是乐观认为股指将会再创新高。
重上3000点不是梦
民族证券的徐一钉认为,“两会”之前,监管部门一再表示要严查违规资金入市,但“两会”之后,未来规模更大的合规资金将有望加速进场:提高保险资金直接投资股票的上限估计在2007年上半年就将完成;汇丰投资、三井住友分别获得2亿美元QFII额度,百亿QFII额度还剩0.55亿美元,追加QFII额度已经进入倒计时;部分资金从房地产市场转向股市。此外,很多证券从业人员投身“私募基金”,2007年将是私募基金发展壮大的一年。上述因素对A股市场的刺激都是正面的。目前A股市场资金面充裕,如果政策面没有大的利淡因素,潜在的高级别调整将“延后”出现。他判断,今年“两会”结束前,A股市场将保持强势,沪深股指将在振荡中再创历史新高。
世基投资王利敏指出,3月重上3000点不是梦。一般而言,一是每年春季往往是做行情的最佳时间段。此时春节刚过,股市各类投资者都有做一轮行情良好欲望,而资金面上又是每年最宽松的时段;二是每年3月,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两会”的召开时期,而历年“两会”产生的良好预期,已经形成了类似节日效应那样的做多氛围。从技术面看,沪市1月、2月的月K线皆是上下影线极长的螺旋阳线。经过两个月的振荡整理,5月均线乖离已经很小,已经具备上攻3000点的条件。
热门话题指导选股思路
节后第一周,上证综指上蹿下跳,成交量在创出历史天量之后一直居高不下,市场分歧明显加大。由于3月3日和3月5日将迎来“两会”的召开,不少市场人士判断,“两会”有关议题将成为刺激市场炒作的重要焦点,而“两会”之后,出于各种目的的表演性质的操作可能会趋向淡化,从而指数有望相对平静并会有一个相对比较明确的方向。
北京首放的分析师认为,此次“两会”的热点比如内、外资税率合并,有可能对钢铁、银行等国企权重股产生积极走强的刺激因素;而“两会”代表以及政府部门目前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将会刺激农业股中的低价股爆发行情。
武汉新兰德余凯则表示,每年“两会”期间的热门话题所催生的投资机会对全年投资思路都是很有意义的参考。他认为,构建和谐、关注民生将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显著特色。由此引发消费升级和节能环保产业升级就值得关注。与此同时,科学发展的新经济增长模式带来的先进制造业和科技产业的大发展也将构成未来一段时间的投资主题。
上图:投资者对“两会”行情充满期待
历年两会行情涨多跌少
一年一度的“两会”又要到了,市场行情也不断地在酝酿着变化,节后股指大起大落,行情将如何演变?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下历年“两会”前后的市场表现,以对后市作一个大体预测。
首先我们对历年的“两会”行情做一个统计与分析,从中可以看出:1、历年“两会”之前到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从1个月到4个月不等),股指最低有15%左右以上的涨幅,80%以上的年份是有25%以上的涨幅,因此可以将“两会”行情确立为中级反弹行情;2、两会结束之日起的一段时间内,股指上涨的概率为100%,幅度从4%到34%不等;3、在“两会”期间,大盘上涨了8次,下跌了2次,上涨概率为80%。
为什么中国股市会有如此鲜明的“两会特色”呢?其实质性的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一、“两会”的召开需要一个稳定、和谐、良好的氛围,而在某中程度上管理层也刻意地塑造这样的良好局面;二、市场对“两会”的可能出台的政策有一个良好的心理预期,从而对大盘产生积极作用。
尽管今年3月股市开局不利,但从沪深股市16年历史看,则上涨概率极大。据统计,16年股市中,下跌年份为4次,基本持平为2次,而上涨的年份则高达10次之多。据分析,下跌的年份分别出现在1991年、1993年、1994年和2005年。前3次皆出现在股市开设初期,由于当时的市场规模较小,借鉴意义不是很大。也就是说,除了2005年外,1995年以来3月份的行情另外11次则是9涨2平,上涨概率绝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