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的首只股票型基金发行即取得了开门红。业内人士预计,这种盛况很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
来自基金管理公司披露的信息,新年发行的首只股票基金——建信优化配置基金,昨日在销售网点仅仅销售了一个小时以后即告售磬。一个小时销售100亿元,这个速度如果不是迄今最快,也应该接近历史的最快速度。
而如此的销售盛况显然不会中止,来自业内的最新消息是,汇添富成长焦点基金近日也已获得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复,将于近期通过工商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上海银行及东方证券等各大券商发行。新基金的供应将源源不断。
另外,与汇添富、建信优化同期获批发行的还有3个股票型基金,这些基金预计也将在下月陆续登上销售舞台。如果算上已经递交发行申请的20多只基金,新年以后的基金供应量似乎是很充足的。
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新基金发行的抢手程度,恐怕在较长时间内得到延续。尤其在目前销售渠道和投资者的投资偏好出发,这种热度更有可能得到一定的延续乃至升高。今年春天很有可能是基金发行历史上最为红火的一个春季。
根据基金发行的历史经验,春节以后历来是广大个人投资者手中“钱袋子”最为鼓胀、投资欲望最为强烈的时节。从开放式基金的历史发行规律看,春季的发行也一直保持着相对于前后时间段更为亮丽的销售纪录。
2004年的两只百亿基金,均是在当年春节前后成功发行。这种热情很有可能在今年再度得到复制。此外,在去年股票基金创造了历史最佳的年度投资业绩之后,基金投资者认购的乐观情绪(包括盲目性)也在农历新年中不断酝酿和弥漫,这同样会在节后寻找宣泄的出口。
而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基金的发行供应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强力调控。节后推出的首批股票基金均将实施严格的股票发行规模控制。包括即将发行的汇添富成长焦点基金均将采取措施控制首发规模。
上述控制措施在对基金持有人的利益保护起到一定正面作用,但客观上也限制了新基金的短期供应规模。从某种程度上看,更可能刺激基金持有人的短期追购情绪,从而延长基金销售旺季的长度。
不过,值得提醒基金投资者的是,除了购买新基金以外,申购老基金同样也是投资基金的手段之一。而且,从国外成熟市场的经验看,投资老基金反而是职业机构和普通大众投资基金的主流手段。这一点值得投资者予以关注。
过半基金无缘新年首日行情
与市场指数相比,去年占尽市场先机的股票基金在新年第一天中则有些失意。根据本报统计,纳入统计的195只偏股基金的基金净值,有一半多在新年第一天中出现下跌或平盘,跌幅最深的达到2.28%。
基金重仓股领跌A股市场
另一项统计同样显示了类似的情况。A股基金在去年末持有市值最高的前20只股票中,三分之二出现了明显下跌,而上涨的只有三分之一。市场声名显赫的招商银行、金融街、万科、苏宁电器、贵州茅台等基金重仓股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招商银行和金融街还出现了放量下跌的状况,这一点已经引起了场内机构的高度关注。
当天,两市股票跌幅榜也是如此。以山西汾酒、沪东重机、保利地产为代表的热门基金持股占据了A股跌幅榜的前列。
大批基金重仓股的下跌,自然而然地牵连了部分基金的净值出现明显下跌。
部分基金主动性减仓
从具体基金看,去年基金业绩较为出色、前期净值上涨较快、股票仓位较高、投资风格较为鲜明的基金成为当日净值下跌的主要力量。而与之相反,部分今年业绩上升较快、风格较为灵活的基金,则总体跌幅较小。
另外,当天交易所公开信息显示,一些在去年曾经备受基金青睐的个股,遭遇到基金为代表的机构集中减持。
山西汾酒的前五大卖出席位均被机构专用席位所占据,前五大机构的合计抛售量达到6200万以上,抛售总量占当日该股成交的六成还要多。节前连拉六个涨停的沪东重机,当日的前五大卖出席位,三个属于机构专用席位。部分基金大比例持有的保利地产同样有三个机构专用席位跻身卖出行列。
无疑,包括基金在内的机构大量抛售,是上述股票下跌的主要原因。
赎回压力导致结构性调整
那么基金重仓股遭遇主动性减仓的原因又在哪里呢?是基金不看好这些股票的前景吗?
答案似乎并非如此。来自基金业内的信息显示,多数基金经理认为,此次基金重仓股的下跌,尽管与机构抛售有关,但多数并非来自基金主动性的减仓。而是更可能与部分基金遭遇赎回有关。
上海一位基金经理表示,春节前某个银行渠道的股票型基金曾经遭遇大比例赎回,对于基金经理而言,在节后对于组合内股票进行“再平衡”不可避免。而流动性好、市场估值水平较高的前期热门股自然成为基金沽售首选。另外,他也不排除部分基金借机调整持仓结构的可能。
而从此次下跌的情况看,除了少数股票放量下跌以外,基金最看好的具备持续增长能力的成长股并未出现明显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