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长三角会展联盟的19个首批会员城市之一,我市会展业协会组团赴沪“取经”———
会展业要破解“成长的烦恼”
由上海、南京、杭州等6个城市发起,温州、义乌等13个城市响应的长三角城市会展联盟在去年年底宣告成立,首批19个会员城市在上海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作为联盟成立大会的主办单位之一———温州市会展业协会组织了由十多位展览界人士组成的代表团参会,对于如此兴师动众,作为团长的温州市会展业协会会长赵建华说:“温州会展业目前就像12月的天气一样不断面临‘冰点’考验,所以我们这个代表团其实是‘取经团’、‘探路团’,我们希望向长三角其他兄弟城市多学习,也希望借机为温州会展业做大做强寻找新路。”
听杭州、合肥、义乌、南昌等城市的市领导讲着各自会展业的“成名史”,温州会展业的头头脑脑们在心里想得更多的却是他们目前遭遇的“成长的烦恼”。
“义乌模式”带来的
凭着去年由16000多名外商参会的义博会的成功举办,义乌市副市长武雅斌成了论坛上最“牛”的政府代表,谈起义乌会展业的崛起他底气十足地说:“联盟成立提出了区域合作、错位经营的概念,既然你想错位,必须先定位。义乌既不靠海,也不延边,但我们市场上有5万多个商铺,每天有20多万客流量,构成了庞大的买家群体,义乌市场上10余万个总代理、总经销又构成了庞大的卖家群体,小义乌依托大市场办出了大展会。作为政府,我们最主要的工作是在软环境建设上加大投入,筑巢引凤。”
谈起“义乌模式”对温州的启示,温州德纳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西强说:“政府通过义博会逐步完善城市的各项功能,义博会的成功举办反过来又影响着义乌向更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我觉得义乌对我们启发很大。”
“合肥现象”带来的
地处内陆的合肥,这两年来迅速成为了全国“最具竞争力”的会展新锐城市,被业内人士称为“合肥现象”。为此,合肥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振才在论坛上作了《政府在会展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的专题演讲,他说:“这几年,全国许多城市把大力发展会展业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或本地经济规划中,但政府究竟在会展行业中应该扮演好一个怎样的角色非常值得探讨。”
义乌的“经验谈”让温州国际会展中心总经理曾毅感到了危机,合肥市市领导的一席话又让他有强烈的共鸣,他说:“会展经济并不仅仅表现为几个场馆、几场展会,事实上它带来的将是旅游、交通、物流、商贸等诸多行业的全面繁荣,从而提升整个城市的经济地位,扩大城市影响力。目前温州展会管理服务水平和先进会展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要想‘引凤’,就要求我们政府和整个行业抱团‘筑巢’。”
“世博蛋糕”带来的
在此次长三角城市会展联盟成立大会上,让与会的18个城市代表颇感激动的是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副局长黄耀诚向各大城市广发“英雄帖”,温州市会展业协会秘书长盖宏清说:“温州是离上海比较远的一个长三角城市,我们如何让世博会的‘远水’解温州会展业的‘近渴’,我们一定要尽早规划,好好规划。”
据悉,新成立的长三角会展联盟将通过对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推动各城市在会展规划、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招展招商、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全面提升。加入了长三角城市会展联盟,想方设法吃到世博会的“蛋糕”,这些都表明温州会展业为解决“成长的烦恼”在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