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是我国闻名的产粮大省之一,也是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这里虽然有丰富的玉米资源,但它的生产却相对过剩,如何将玉米资源就地转化,并且提高它的附加值?这一问题引起了温州籍青年毛振闯的关注和思索。当毛振闯得知,以玉米为原料可以生产出乙醇、乙烯等生物化工产品后,他便前往吉林考察,对市场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决定将民营企业引入生化领域。毛振闯欣喜地告诉记者,目前由他等人投资12.8亿元创办的吉林市博大生化有限公司已经破土动工,明年5月将投入生产。他要向世人证实,温州人不仅仅会经商,而且还能生产出生化产品。
毛振闯今年才33岁,以前一直在贵州参与煤矿开采。当谈起如何会涉足生化领域的话题时,他坦率地说,这纯粹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今年初,他结识了南京工业大学的几名教授,在与他们的交谈中得知,将玉米进行精深加工后,不仅可以生产出乙醇,还可以由乙醇再生产出乙烯。而乙烯则是石油化工的基本有机原料,目前约有75%的石油化工产品是靠乙烯来生产的,但石油是个不可再生产的能源,玉米却是可以再生产的,因此用玉米替代石油生产出市场紧缺的化工原料,势必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引起了毛振闯的极大兴趣。今年4月,毛振闯来到吉林考察,不久便与南京工业大学签订技术开发合同,决定和另外两名温籍企业家在吉林市投资创办生化企业。7月14日,博大生化有限公司正式在吉林市开工建设,企业占地1000多亩,建成后将年处理45万吨净化玉米的深加工,一期年产值将达10亿元,二期年产值20亿元。
在吉林市,温州人的创业胆识的确让人刮目相看。今年3月18日,温州企业家张永祥北上吉林,合股上亿元整体收购了吉林专用车辆制造有限公司,并妥善安置了1996名下岗和转产上岗职工。随后通过对该企业的改造,创办了吉林市温环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张永祥说,为把企业做大做强,他已征地10万平方米,决定将原来分散的厂区整合到一起,将其打造成吉林地区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张永祥表示,他们生产的汽车零部件将与国内、国外汽车制造相配套,三五年内的销售收入将会达到6.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