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资本国际化需要太多向犹太财团学习的地方了”
地中海的尽头,还继续弥漫着战火硝烟。
就在以色列军队炸毁黎巴嫩机场的当天,一群浙江商人刚刚离开特拉维夫。
“当时我们一点也不知道仗已经打得那么猛了。直到国内讲抓了多少人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当时的局势。”回到国内后,均瑶集团副董事长王均豪对《第一财经日报》说,那时候上海的朋友又是短信息又是国际长途电话地关切着他们。
7月15日晚间,还没有来得及倒时差的上海浙江商会秘书长陈康汉和包括王均豪在内的八人团队,在上海市肇嘉浜路最豪华的王朝大酒店总统包房里,讨论着以色列的局势。
在此之前的几天,他们刚刚结束了对以色列的火线访问。
考察航空以及房地产
几杯酒下肚,这群人尽管兴致越发高昂,但多少都在心底默默庆幸能从以色列安全归来。
今年6月份,以色列驻沪总领事顾特曼先生曾向上海浙江商会发出一函件,希望商会能去以色列进行商务考察。“目的在于寻求共同的商机和合作机会,可以考察以色列的高科技产业比如医药、IT等,以便加强两国在各领域的合作。”该邀请称。
王均豪这趟去以色列的一个重要考察对象就是以色列航空公司。从早年包机到去年国家放开航空业,集团申请筹建“东部快线航空有限公司”获准,航空一直是均瑶集团的一大重头。据了解,已经变更为“上海吉祥航空有限公司”的均瑶集团旗下航空公司将于今年9月借空客正式上天。
“以色列航空公司早在1948年就已成立,原本是国营的航空公司,现在正式完成了私有化的过程。我们这次与以色列航空公司也只是先做一种初步的意向性接触,问问情况再说。”王均豪表示,虽然均瑶集团如今有了自己的航线,但是以色列航空公司50多年的成熟运作经营,无论在内部管理还是节约成本的问题上,很多都值得均瑶航空仔细研究。
或许另一事情可以作为最好的注脚。7月10日,谈判了一年的奥凯与全球最大货运航空公司大韩航空的合作宣告中断。此前在3月份,奥凯与均瑶集团刚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如何处理好与外资航空公司的关系并深得其精髓,也许正是王均豪现在最需要的。
带队的浙江商会秘书长陈康汉介绍,商会一行人这次除了考察航空公司外,还特地拜会了以色列的POLAR国际房地产公司总裁杜比·韦斯(DubiWeiss)先生。
据悉,POLAR地产公司7月初刚与加拿大籍犹太人公司LIVINGBRIDGE签署协议合作参与上海犹太人社区开发。该项目落户上海虹口区,总投资在7亿美元。
事实上,陈康汉此次带领的几位企业家也都从事着或多或少的房地产业务。他透露,24日杜比·韦斯将再次来上海探讨继续投资国内房地产的事情。
虽然中国已经出台对外资投资内地房地产业的限制性措施,但这并没有能阻挡杜比·韦斯的决心。杜比·韦斯表示,当前国内房地产的调控还算正常,POLAR投资中国国内房地产只是出于商业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