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6年7月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暂不上调,继续执行现行存款准备金率。
今年以来,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但当前经济运行中仍存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增长偏快、对外贸易顺差扩大等突出矛盾和问题。此次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主要是为了抑制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
人民银行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维护货币信贷的平稳增长和金融市场的协调运行,支持扩大直接融资渠道,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央行有关负责人就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答记者问
1.这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6年7月5日起,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现执行7.5%存款准备金率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执行8%的存款准备金率;城市信用社和现执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从目前水平同步上调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暂不上调,继续执行现行存款准备金率。
2.这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出于什么考虑?
答:这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
近年来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我国经济运行的稳定性不断提高,协调性逐步改善,呈现出活力较强、增长较快、物价较稳的态势。今年以来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但当前经济运行中仍存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增长偏快、对外贸易顺差扩大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从目前情况看,银行体系增加流动性的因素仍然较多,商业银行通过贷款扩张增加盈利的动机较强,各地上项目扩大投资的积极性也较高,今年5月份M2增速超过19%,前5个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1.78万亿元,同比多增7939亿元。虽然消费物价指数还比较低,但如果货币信贷继续加快增长,可能有刺激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在继续坚持总体稳健政策取向的同时,适度加大货币政策调控的力度。
3.这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会有什么影响?
答:新的存款准备金率将从7月5日开始执行。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充裕。商业银行在人民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余额约2.3万亿元,并持有7万多亿元流动性较高的国债、金融债券和央行票据等资产。由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大约将一次性冻结流动性1500亿元,商业银行有充分的调整时间和流动性管理空间来满足新的存款准备金要求。中央银行还将针对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结构调整的需要,在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前后适当把握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因此,银行体系可用资金数量仍会相当充裕,商业银行将继续保持正常的支付清算水平和平稳增加贷款的能力。
4.为什么对农村信用社没有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答:目前,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正处于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还需要巩固改革成果。同时,总体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刚刚起步,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仍承担着绝大部分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因此,为了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决定本次暂不上调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执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完)
政策点评:
巴曙松: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为对冲过分充足流动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央行所以调高存款准备金率,目的是对冲过分充足的流动性。
巴曙松说,5月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创新高,M2增加过速,客观要求中央银行采取对冲流动性的政策措施。
此前,央行两次大规模发行定向票据,以抑制信贷的增长。这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是调控政策的延续。
谈及此次政策调整对股市的影响,巴曙松说,整个股市正处在牛市的起点。这一政策将导致牛市结构的调整,对银行股有抑制,但整体对股市影响有限。
“近期加息可能性不大”
在投资增长过快的情况下,市场纷纷预计,央行继4月底加息之后,很可能再次提高存贷款利率或者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等“猛招”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
但是,昨日周小川的表态“微调”,很可能意味着央行更加倾向于对目前的情况下静观其变,暂时以公开市场操作手段,通过回收市场的流动性,保持相对偏紧的资金流,而非直接加息这一手段。
“周小川的这一表态,在一定程度上给出了下一步宏观调控的方向。”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晓晶认为,虽然提高存贷款利率或者提高存款准备金都是有可能的,但是在他看来,虽然紧缩将是下一阶段的主旋律,但目前加息的可能性并不大。
央行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短期效果不会很大
从整体看,宏观调控会保持最近的连续性,预计三、四季度不会再出台太多的措施,整体保持紧缩性。
另外,央行有可能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但短期内效果不会很大,因为银行在央行的额外准备金率会下降。除非未来几个月内超额储备金率下降到1%,才会有效。
至于宏观调控的具体措施,还是针对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领域,由于最近已经出台比较多,短期内应该不会太多了。
针对央行的突然加息,中信建投首席宏观分析师诸建芳博士对《中国经济周刊》分析说:“加息可能是为了先观察一下效果,之后再决定要不要进一步采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措施。”之前央行20亿地量的央行票据发行,曾被市场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先兆。
政策背景:
我国前5月投资增长30.3%新一轮调控呼之欲出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月度形势报告显示,1-5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544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完成投资12015亿元,增长20.4%;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5658亿元,增长21.8%。
地方投资依然狂热不止。前5月,中央项目投资2718亿元,同比增长22.7%;地方项目投资22726亿元,增长31.3%。
小知识:什么是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
1985年:为克服法定存款准备率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统一为10%。
1987年:为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从10%上调为12%。
1988年:为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进一步上调为13%。
1998年3月21日: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改革,从13%下调到8%。
1999年11月21日:由8%下调到6%。
2003年9月21日:由6%调高至7%。
2004年4月25日: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将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执行7.5%的存款准备金率。其他金融机构仍执行现行存款准备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