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天然气公司(Gail)将在北京建立一家分销压缩天然气(CNG)的合资企业的消息几乎出现在各家媒体的报道中。为何大家如此关注这样一件看似很普通的消息呢?
原来印度天然气公司(Gail)由印度政府持有57%股份,如果合资企业顺利成立,那Gail将是首个进入中国天然气分销市场的印度公司。这样一家带有明显政府背景的印度公司直接参与到中国国内能源领域的经济活动中,是否表明中印两国将搁置了长期以来在能源领域的竞争而趋向合作?现在就下此结论还言之过早。
中国、印度都是高速发展中的国家,都渴望得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为各自高速发展的经济提供能源。中国2005年石油对外依存度为44%,而印度比中国更依赖石油进口,印度2005年消耗的石油中,有70%依靠进口,有预测表明这一比例在15年后将升至85%左右。
由于中印地缘因素影响,获得外界能源途经相近,这必然导致中印两国在国际能源领域的“扩张”中出现激烈的竞争。虽然印度的石油公司在对安哥拉、尼日利亚、哈萨克斯坦及厄瓜多尔等国油田的竞购战中,均输给了中方竞争对手,但由于印度企业的竞争,也确实增加了中国企业的竞购成本,比如在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的收购竞争中,虽然最终中石油收购成功,但为此多付出5.8亿美元,而且是全额现金收购,远超普遍认为的“合适成本”。
对于中印两国的能源竞争,中国在南亚的传统盟友-巴基斯坦起着重要的作用。
也是因为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巴基斯坦历来在政治经济各领域都与中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随着近日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来华访问,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的能源合作是更成为重要的话题。
穆沙拉夫希望中方充分利用巴的地理优势,把巴作为中国的"贸易走廊"和"能源走廊",借此"能源走廊"如果从波斯湾起,修建经过巴基斯坦通往中国的油气管道,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能源走廊"的建设,意味着中国将摆脱困难重重的海上运输,直接从陆路进口石油和天然气,从而减少利益冲突,也加强了中国全球化与市场化进程,使中国利益进一步与主要的石油进口国的利益一致。
对于巴方的提议中国也积极响应,为此两国签订了《中巴关于能源领域合作框架协议》,初步确定中国将对巴基斯坦展开120亿美元的投资项目,这些项目其中就包括瓜达尔炼油厂,此炼油厂一旦建成将成为巴基斯坦最大的炼油厂,使中国与巴基斯坦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关系更加紧密。
对于中巴"能源走廊",印度却别有一番滋味。印度早就在与巴基斯坦和伊朗讨论伊朗-巴基斯坦-印度(IPI)油气管路工程的建设问题,按印方设想此管道2010年建成后将每年为自己提供1.2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将解决2010年出现的天然气供应紧张情况。然而在中巴"能源走廊"的作用下,IPI油气管路的修建也可能使中国获益,加上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印巴关系的不稳定性,必将增加印度通过IPI油气管路获得能源的不确定性,进而影响印度的能源安全。
虽然近期传出消息,印度石油公司期望加强与中国石油公司在管道和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并且与中国石油公司在海外油田收购中联合竞价,但中印在能源领域的竞争仍大于合作,在国际能源市场上两国石油公司的博弈仍将继续。
我们可以看到在国际能源市场里中印的竞争、中巴合作将上演一场精彩的“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