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世界》里曾经有这样一个场景:一群狮子干倒了一头牛,围在旁边等着。它们在等狮王。狮王是狮群这个团队的总裁。等它们美餐完毕走了以后,豺狼来了;接下来老鹰吃了腐肉;蚂蚁吃了留在地上的肉末;细菌在毛皮和骨头上生长。生物是这样生存竞争的。你的企业在这个系统中扮演什么角色?
日前,在杭州的一次管理讲座上,著名企管咨询专家郑健向台下的听众发问。
“我们顶多算个蚂蚁。”郑健说,他问过耐克在中国大陆生产基地的管理层,得到的回答是在美国卖100美元的鞋中国人只能赚个小头,处于价值链的末端。有人说我在浙江这个行业是龙头老大,那么在全国呢?在全世界呢?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
如何改变这个状况?郑健给出的答案是学习一下管理心法和员工激励。
一个真实的故事
农村刚刚实行改革开放的时候,大家都在搞分田到户。别人分到田后忙着种庄稼,湖北黄梅县有一个人却在栽苹果树。
几年以后,结果子了。青苹果还在树上的时候,就被人买走了,那年他发财了。邻居眼红,要买他的种子,他就收费。等到别人开始挂果子的时候,他把果园承包给别人,自己建了两个专门做包装箱的厂。别人苹果大量销售的时候,他的箱子供不应求。
后来,听说京九大铁路要开建了,他正好有块地在铁路沿线,于是他沿着铁路线修了一道围墙。等铁路开通后,可口可乐公司找到他,要租他的围墙做广告。
这是商业高手的典型案例,由于与生俱来的悟性,他步步走在别人前面,所以很容易赚到钱。
非洲大草原的羚羊
非洲大草原有一条河,把一群羚羊分成东西两边。一件奇妙的事情出现了:人们发现,虽然两边的羚羊属于同一品种,但东边的奔跑速度明显快些,而且繁殖力很强,体格也强壮些。
为了搞清楚这个谜团,生物学家们做了一个实验:从东边找10只羚羊做好记号放到西边,从西边拿10只放到东边。一年以后,发现剩下的这些羚羊中,东边的比西边的多了4只,这说明不是遗传的因素在作怪,肯定还有别的原因。
是什么呢?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河流的东边除了一群羊以外,还有一群狼。由于狼群的存在,这些羚羊非常警觉、机敏、求生欲望强、繁殖力也大大增强。
这个例子说明,适当的压力对企业来说,能够转化成动力。当然,如果狼的数量太多,压力过猛,那么就会起到反作用,羚羊也会被吃光的。
工作绩效在开始的时候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随着压力的增加,业绩会逐渐提高。但是这里有一个度,就像一条抛物线,到了顶端的时候,适度的压力产生了最大的绩效。再压下去就没用了。
那么如何判断压力是否适度呢?这也是一个管理的心法,要根据企业长期以来的状况来判断,如果以前的压力很大,那么现在就不要给过多的压力;如果以前很松,就要考虑严一点。也可以从部下的性格考虑,如果部下是要面子的人,你批评他的时候就不能用重锤,要因人而异,动态平衡。
刚开始做领导的人喜欢拿尺子去量,到了后来没有尺子了,尺子不在手中了,就如同张艺谋的《英雄》,一开始手中有剑心中无剑,后来手中无剑心中也有剑,到最后的最高境界是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