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拉美多次经历生死考验的浙江民营企业家阮小明表示,闯荡国际市场心理素质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选择好合作伙伴
12月初的浙江台州有点冷,有时还下点小雨。参加完“台州商人大会”后,尽管有点疲惫,阮小明还是匆忙踏上了飞往国外的飞机。“国外一个客户搞庆典,邀请我参加,需要准时赶过去。”
阮小明是中国宝石控股集团(下称“宝石集团”)董事长。这家企业是中国最大的特种工业缝纫机生产出口基地之一,产品遍布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而12年前,这还只是一个创业资金只有2000元的无名小厂。
如今,很多像阮小明这样的中国浙江民营企业家,在经历创业阶段后,正在将目光投向全球。
中国阿甘
12年前,阮小明27岁。那时,地球的那一端,《阿甘正传》正在美国大大小小的影院火热上映。而在中国,阮小明也像阿甘一样,开始了创业和发展的长途跋涉,这一跑就是12年。
“奔跑的动力很简单,到了尽头,自然会有奖励。”阮小明说。
1993年,阮小明和朋友借资2000元成立华立缝纫机厂,在旧机床、土机台上造出了中国国内第一台带电机的绷缝机。彼时,国内缝纫机市场竞争激烈。咔叽布裤子、解放鞋、借来的路费,带着这些家当,他花一年时间独闯大西北、北京等国内多个省市。
1994年的广交会是阮小明人生中的转折点,那时他拿到了第一笔订单——来自巴西客商的50台的绷缝机。因为这个业务,阮小明来到了巴西。
“巴西的宝石堪称世界之最,要在巴西打开销路,产品名称必须符合当地人的喜好。”阮小明毫不讳言创立“宝石”品牌的初衷,并坦言这是当初到巴西开拓市场时的灵机一动。正是靠“宝石”这个牌子,宝石集团在巴西赢得了良好的销路,初步站稳了脚跟。
在随后的市场开拓中,阮小明把目光瞄向了拉美。“当时国内许多知名缝纫机企业的产品已遍布全国各地,宝石牌缝纫机无人问津。但拉美却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离美国近,且中国与拉美双边关系升温,生意好做,缝纫机市场刚刚升温。”
现在阮小明的宝石集团,已经牢牢锁定了拉美市场。宝石集团在秘鲁、巴西、厄瓜多尔、墨西哥设立了四家贸易公司,甚至在很多拉美国家,“宝石”缝纫机成了纺织企业的不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