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拉着没油的汽车在大街上慢悠悠地走着……”这是捷克动画片《鼹鼠的故事》描述的场面。在高油价时代,这种警示并非危言耸听——高油价或将彻底改变经济与生活,而首当其冲的就是汽车业。
10月美国环境保护局与能源部评出了在美“十大省油车”,令美国人尴尬的是,没有一辆美国车上榜,除大众占据两席外,其他八席全部被日本车包揽。
日本汽车在美国全面告捷,反映的正是在石油风云的激荡之下,全球汽车业格局再次发生的剧烈变化。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三十多年前,正是一场全球性的“油荒”改变了世界汽车产业格局。当时,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美国汽车公司主要生产的是大马力、高耗油的大型汽车,其经营业绩随着油价飙升直线下降。福特公司由盈转亏,1980年亏损增加到15亿美元,均创下历史最高亏损纪录,而克莱斯勒更是几乎被逼上濒临破产的边缘。
与此同时,以生产小型省油轿车为主的日本汽车公司则抓住这个机会,以丰田为代表的小型的、便宜的、省油的日本汽车大举进军美国市场,并受到了欢迎。1979年,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为17%,1980年就快速上升到24%。
2005年,三十多年的一幕似乎再度重演,在持续的高油价冲击下,通用、福特再次陷入了困境。
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变化,各大汽车巨头的策略决定了其在这场格局变革中所处的位置。美国汽车巨头并没有从30年前那场危机中吸取足够的教训,相反却指望着美国人对费油的大车的偏好能持续下去。策略的失误,把很大一部分市场拱手让给了轻便、节油的丰田等日本车。
>> 相关文章 |
|
>> 发表评论 |
|
>> 版权声明 |
凡注有浙商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浙商网消息”的稿件,均为浙商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浙商网”,并保留“浙江在线·浙商网消息:”电头。 联系电话:0571-8531057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