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十字路口
但李忠宽也承认,就温州市而言,目前又面临着一个十字路口。“我们不能以短期的GDP增速论英雄,但这也为温州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敲响了警钟,现在对温州来说最重要的时要继续深化制度创新。”
9月19日,李忠宽副教授指着瓯江岸边的大片高楼大厦说,这里的地价已经上涨到每亩地100万元,沿江繁华地带的楼盘价格则每平方米达到1万元。“哪有小城市的地价膨胀到这个地步的?”
“在政府政策方面,相对其他地方,民营经济也几乎一直没有任何优势,最近台州的风头已经盖过了温州。”曾在政府政策部门供职多年的马津龙说。由此,一些人也开始反思政府的“无为哲学”,这种在民营经济起步时可以称为水之于鱼的环境,是否也应该相应调整。
“在人才上,由于温州目前多数产业都是传统产业,对高级人才吸引力不够。现在江浙人才的走向首先是上海,然后是杭州,最后才是温州等地。这样就面临着一个产业转型的问题。”李忠宽说。
温州市各界目前已经认识到一个新的十字路口的存在,产业集群和引进外资的战略已经启动。温州制定了一系列“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鼓励加强生产基地建设,加大科研技术投入,鼓励企业做大名牌产品,并加大了城市配套建设的投入。同时,占地10平方公里的瓯海轻工业园区已经形成锁具、眼镜两大产业规模,而温州南部的皮革集群产业已形成优势,温州市投资200多亿的城市现代化功能建设已经启动。
而在盛名之下,仍旧是源源不断前来学习的模仿者和后继者。一个事实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温州民营企业的一举一动都为外地所瞩目和学习。延续到后来,无论是温州模式,还是新温州模式,温州的发展思路仍将在长期内左右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