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处理的企业污水直接排入大海
上岙村边河流呈黑色,异味弥漫四周,刺鼻难闻。
浙江温州市龙湾区永兴围垦海水养殖园,总面积6700亩,是一个以鱼、虾、蟹、贝立体混养的高效、高产养殖园。可2003年下半年以来,这里养殖的水产品却受周边企业排污影响而陆续死亡。时至今日,这里因水产品死亡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经渔业专家的评估已达1270万元。
污染程度触目惊心
在温州市龙湾区永兴围垦海水养殖园采访时,一位姓张的养殖户指着一堆贝壳对记者说:“养殖这一行业银行不给贷款,我们是靠民间借贷筹集资金的,现在损失这么大,就是卖了房产,也赔不起啊。”
养殖户阿辉说:“当初,政府号召我们搞养殖,现在我们有难了,龙湾区和滨海工业园区却把责任推来推去。”
据了解,这些养殖户所养水产面积不同,多的几百亩,少的也有几十亩,从2003年以来,基本上是亏损。当初的投入都打了水漂。
记者在几位养殖户的带领下,沿着围垦大堤查看了兰田、城东、七甲等几处连接内河和大海的闸门。尽管当时不是排水时分,但海风中还是夹带着刺鼻的恶臭。在七甲闸,一位养殖户拿出几张照片对记者说:“照片上的这条黑影,就是污水。这条塘河直通滨海工业园区,七甲闸面对着我们池塘,可找到滨海工业园区时,他们说没有排污。”
记者随后来到排污源,这家公司名为瑞普皮革有限公司。公司不远处有永达、巨丰等10多家制革、印染厂和一家电镀厂。
记者到滨海工业园区管委会采访时,办公室的一位领导说:“污染是存在的,但龙湾区污染企业更多,情况更严重。为了减少养殖户的损失,市政府已让我们拿出了500多万元。”
记者在龙湾区环保局采访时,这种推卸责任的语言惊人地相似,区环保局张副局长说:“环境污染是客观存在的,但龙湾区的污水主要是通过兰田闸排放的,而最靠近海的是滨海园区的七甲闸。”
水质现在如何?还能不能继续养殖?养殖户怎样转产?带着养殖户最关心的问题,记者走访了龙湾区海洋渔业局,局长们都回避了这个“烫山芋”。一位科长说:“这个问题要找专家进一步鉴定。”当和记者聊到永兴围垦(南片)水产品死亡事件时,这位科长出示了一份市环保局的监测数据,特别声明,这是要钱的。当记者要求复印这些材料时,这位科长电话请示了一位姓丁的副局长后,委婉地拒绝了。
养殖户们不论是到龙湾区还是滨海工业园区讨说法时,都遇到了这样的回答:你们有污染的直接证据吗?的确,养殖户既没有环保局的化验仪器,也没有海洋监测中心的检测设备,他们不能举证。
傍晚时,记者在知情人的引领下,查看了4个直接排入海里的污水出口处,有的排污口直径达几十厘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