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江苏姜堰市在宁波举行了一个投资说明会。虽然这只是一个不大的县级市,但作为浙商评出的最具潜力投资城市之一,姜堰的这次小型投资说明会仍引起了不少浙商的关注,宁波温州商会的负责人还特意组团到现场了解情况。
此次说明会上还有一位特殊的浙商代表曾家海。早在两年前,他就在姜堰开办家居广场,因此在许多人看来,他的一些切身体会显得更具说服力。
曾家海对记者坦言,多年的省外投资经历,让他收获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财富,更重要的是让他看到了浙商所具有的影响力,明白了浙商应该怎样才能更好地“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浙商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除了要谋取自己发展之外,也要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这是浙商要想在外面取得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曾家海说,虽然浙商到省外投资经商的历史并不算短,但在他的感觉里,长期以来,很多地方只是政府在想方设法招引浙商前去投资,当地百姓却对浙商并不太欢迎,因为他们觉得招商的结果往往只是富了投资者,但对当地经济的提升作用并不大。甚至还有人认为,浙商到当地投资不仅赚走了当地老百姓的钱,还占用了许多资源。正是这种排斥的心理,让许多浙商在走出去的初期碰到过不少难题。
“不过近两年浙江经济逐步显现出来的辐射力,让那里的百姓对浙商的价值有了新认识。”说明会上,姜堰市市长杨杰告诉记者,从怀疑到叹服,浙商经济给当地带来的变化让他有了不小的触动。
说明会上,杨杰很自豪地提到了浙商的一个投资项目——华东五金城。再过几个月,投资6.8亿元建造的五金城一期工程就可竣工开张了。杨杰对记者说:“说实在的,当时我曾想,我们这里又没有五金产业,这个五金城会有人气吗?”
然而事实却大大出乎了杨杰的预料,“它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远远超出了一个市场的概念”。虽然这个市场还没有产生营业额,但带给当地百姓的实惠却已经显露出来。因为将有1200多家五金销售商在这里建立销售窗口,姜堰今年的外来人数开始猛增,拉动了当地的房地产、物流、餐饮、酒店等多种服务业的发展,这使当地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据了解,目前在姜堰的25万城市人口当中,浙商投资的产业已为当地提供了近5万个就业机会。杨杰告诉记者,与过去纯粹地引入资本的目的不同,现在他们欢迎浙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看到浙商的经济模式对当地经济更具有带动作用,这种带动作用反过来又帮助浙商企业能更顺利地发展。
在“走出浙江”的过程中,浙商在外省寻找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正在逐渐成为许多地方的发展机遇。浙商经济为当地百姓带来的实惠让他们转变了原有的观念,而正是这种微妙的转变,让更多的浙商拥有了“走出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