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全世界的造假者出现在了总部位于杭州的阿里巴巴网站上,该网站已经成为世界各地假货供应商和批发商汇集的地方。”近日,一封名为《阿里巴巴被国际反伪联盟推荐上榜特别“301”黑名单》的匿名传真被发送到上万名阿里巴巴的注册客户手中。
短短一周内,有近万个客户电话不断涌入阿里巴巴的客服部门,近1/10的客户反复地询问:阿里巴巴是不是上了美国特别“301”黑名单?
阿里巴巴指责抹黑者
19日,阿里巴巴公司副总裁金建杭对外界宣称,近期流传的关于阿里巴巴的匿名传真事件,“是一起被某些竞争对手公司幕后操控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将商业竞争上升到政治高度的下三滥策略,我们已掌握了一些有关幕后黑手的证据。”
金建杭
阿里巴巴宣称,这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属于FUD战术(指“心理恐怖战术”),它不仅影响了阿里巴巴的业务,也给整个中国的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抹上了阴影。
阿里巴巴公司副总裁金建杭甚至激动地认为,在业内存在着这样的企业,他们赚取国人口袋里的钱,却又做着损害这个市场、抹黑这个国家的行为。
其实,虽然以阿里巴巴的名义开新闻发布会,但有业内人士指出,信用问题最多的还是出在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下属公司淘宝网身上。
那么,谁是散发传真的揭黑者?又为何不知疲倦地发出1万份传真?与自身有很强的利益相关性是无庸置疑的。据知情人士透露,淘宝网目前在国内的某位最大竞争对手有很浓的“嫌疑”。面对竞争越来越惨烈的B2B、C2C市场,网上交易的诚信成了电子商务企业的命脉。同时,这个几乎是所有同行都普遍存在的“软肋”,也成了被用来互相攻击的手段。
网络欺诈与电子商务同步快进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国内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诚信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避无可避的话题。特别是在C2C领域,诚信问题不是简单的卖方买方之间诚信关系的确立,还要涉及到起到中间桥梁作用的交易平台提供方的问题。
目前,国内从事C2C市场的企业呈几何级数上升,一些公司对业务的增长缺乏必要的准备,特别是对卖家的产品质量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电子商务中的欺诈行为正逐渐成为影响国内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一大“毒瘤”。
7月13日,浙商网记者接到网友投诉深圳天时利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利用互联网宣传开加盟店进行欺诈的事情,并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详细报道】
在采访中,杭州市公安局网络警察局的有关同志告诉记者:”这样的行为涉嫌欺诈,但是网民很难抓住他的把柄,就算抓住了,对方会辩解说,货物发错了,重新再发一次”。
类似的网上交易信用问题还有许多,它所涉及的电子商务企业几乎囊括了包括易趣、淘宝网、6688电子商务网站在内的国内几大知名公司。
7月15日,江西《都市消费报》报道了《淘宝网上被骗26万支付宝遭遇信任危机》的消息【详细内容】。
7月18日,上海《新闻晨报》也刊登了题为《50余买家易趣网购物被骗网上信用度遭质疑?》的消息【详细内容】。
许多网民在线上交易过程中身心受损,对电子商务的安全性和信誉度产生了怀疑。
同时,不少企业在处理网上交易纠纷时,纷纷宣称:作为拍卖网站,只是为用户提供一个双方交易的平台,至于产品质量的问题,企业难以控制,只有通过交易双方自己去协商。这种做法也深深伤害了热衷网上交易的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