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一场全国性的收藏博览会在杭州延安南路1号的吴山通宝城举行。借着这场博览会,吴山通宝城也正式掀起了盖头。与此同时,一向行事低调的台州文化商人李红雨也开始进入杭州人的视野。
这是一个身材中等,眼光很专注的人。和很多文化人一样,他抽烟抽得很凶。在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他手上始终夹着一根烟,在烟雾缭绕中若有所思。已经47岁的他,从事过教育产业和房地产业,也做过水果市场,不过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对于自己的过去,李红雨始终有些闪烁其辞。中文专业的出身让他更愿意向我们展现的还是他始终对文化产业的那种别样的热情,因为,他觉得收藏品市场有着无限的创业空间。
台州办学“半途而废”
记者(以下简称记):我听周围的人都喜欢叫你“李校长”,听说你办的还是一个贵族学校?
李红雨(以下简称李):就是因为当年的经历嘛,因为以前我是专门做教育的,曾办过台州鸿宇学校。这也算不上贵族学校,在收费上没有什么贵族的感觉,不过民办学校成本高,学费要贵一些。
记:那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办教育?
李:从1995年开始。我们的速度是很快的,1995年4月份决定办教育了,当时连校舍的图纸还没出来,可是当年9月1日我们就开学了。
记:学生最多的时候有多少?现在学校的情况怎么样了?
李:3000人左右,包括小学和初中。2002年,我们在台州校网调整的时候并入了路桥中学。记:自己经营了8年的学校就这样转让了,你舍得吗?
李:因为台州路桥区面积不大,人口不多,资源有限。尤其是计划生育以后,生源更加有限,总是要首先保证公立学校的生源。因此我们只能把自己的学校并入路桥中学。当时,心疼总是有一点的,但觉得当一个校长也很累,这样刚好可以让自己放松一下。
记:你在学校上的总投入是多少,又是按照什么价格转让的?
李:大约1.3个亿。转让是按成本价转让的。搞教育的要知道,土地的价格原来买的是多少,评估的时候就是多少,就是这个道理。
投身房产异地发展
记:学校不办了,你接着做什么?
李:2002年,我就去做房产了,成立了台州鸿宇置业有限公司。
记:为什么想到去做房产?
李:多重考虑吧,一方面是自己在做教育过程中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得到锻炼;另一方面,我自己在做完教育之后也想改变一下。
记:当时你对房地产有经验吗?
李:我们没有任何经验。当时发现台州的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了,所以把重点放在外围,去江苏南通发展。
记:2002-2003年南通的房地产价格水平应该还是比较低的吧?
李:是的,当时我们觉得它的前景很好。江苏南通那个浅水湾的项目已经搞了快两年了。现在正准备开发,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占地规模达到1500亩左右,总投资有1.5个亿吧。
记:现在,很多人对房地产已经不是那么看好了,你是不是希望寻找另外的投资热点?
李:我一直希望在杭州有个平台。但是现在杭州房地产也很难介入了,价位太高风险太大,我们自身的土地、资本也有限。所以我们更愿意做文化这方面,毕竟文化是我们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强有力的支柱,新兴的支柱产业,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