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同样以“经商天下”闻名的广东人显得落后了
“目前在新疆投资的外省客商,按照人数和资金规模来看,应是浙江人最多,其次为江苏、福建和广东。”乌鲁木齐市委副书记和宜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而在浙江客商中,温州人最为典型,据不完全统计,有接近12万的温州人已长期扎根新疆图谋发展。那么,这一情况换到广东又是如何呢?
新疆广东企业联合会(商会)主任尉战虎告诉记者,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第一批广东客商踏入新疆开始,至今已有近3000家企业,大部分集中在乌鲁木齐。凭借务实的作风及口碑,将近80%的广东企业在新疆获得了稳定的发展。新疆与广东是优势互补关系,目前广东企业在新疆的商贸、房产、建材等领域都取得了长足进展,“广东造”在新疆已拥有很高的认可度。但与其他西部地区一样,广东客商在新疆发展也遭遇一些瓶颈,如交通运输、观念落后等。
“我们迫切希望改善投资环境。”此外,在广东缴税、在新疆退税也是广东厂商遭遇的难题,“现在盘子小还可以,以后做大了,退税将是很大的问题。”尉战虎表示。
但总体来说,与浙商在新疆的迅猛发展对比,同样以经商闻名的广东人似乎显得黯淡许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新疆本地分析人士评价说,广东客商在新疆未成气候,原因是“各自为政,没有规模效应”。对此,温州人的精诚团结似乎值得广东客商借鉴。
据记者此行了解,随着乌鲁木齐作为连接中西亚、南亚与国内贸易枢纽作用的逐步显现,越来越多的内外贸易商机凸显。以棉花为例,广东省是纺织大省,却不产棉花,而新疆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特别是在阿克苏地区,当地政府对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厂商,将无偿赠建一个扎花厂,新疆对区外生产性企业投资者还会免征5年的企业所得税,这对广东已略显饱和的纺织企业而言,将是一个好机会。因为在新疆投资建厂的广东纺织企业,其优质产品若大打品牌战略,在新疆市场上的销路甚至比本地产品还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