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把螺丝刀、几个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的修理工,占用路边公共用地,就干起了汽车修理的技术活……当汽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这类汽车“黑维修”也就在杭州频频出没。为营造放心的修车环境,从昨天开始,杭州市机动车服务管理局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整治。
黑汽修三大“损招”
今年初,财政部驻浙某办事机构的一辆轿车因启动困难就近来到一家路边修车摊进行修理。修理工检查后说,电瓶坏了,换了电瓶后又说别的部件也坏了,接着又换了马达和机油。结果5天后,该车在上塘高架上趴下了,发动机严重打坏。上了当的车主要求修理摊退回被换下的电瓶、马达,谁知修理店说电瓶已送人,马达根本没换。但当时车主却支付了电瓶、马达、机油总共880元的修理费用。后经有关部门检查,该修理摊不仅没许可证,而且只是一家汽配店。
眼下,“黑维修”采用损人的招数主要有三招,即夸大车辆故障、乱换一气和虚报维修内容。虚报维修内容是最狠的一招。把根本没有更换的配件说成换了,根本没有拆检的总成说成拆了,以此坑车主的钱。据介绍,“黑维修”主要存在于城郊结合区域,即西湖区以转塘一带为主的上泗地区、拱墅区的康桥地区、江干区的航海路两侧及下沙地区,大多场地狭小、设施简陋、环境脏乱、缺乏专业人员。
2万~5万元重罚黑汽修
这几年,杭州市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截至6月底,杭州市区机动车保有量已达40余万辆,以每年近10万辆的速度在递增,形成了一个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维修市场。
“现在,杭州市区拥有一、二类以上维修企业300余家,三类专项维修企业近600家。”杭州市机动车管理服务局副局长寿以军表示,由于杭州的汽车维修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使得非法维修(未经维修行政许可,在维修设备、专业维修技术人员、维修场地等方面不具备维修开业条件)、超范围经营和各种各样损害消费者利益的经营活动不断出现,导致车主上当受骗,不仅维修质量无法保证,还易引发安全隐患。
据介绍,此次整治对拒不办理手续的,并且继续从事非法维修经营的行为,将处以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行政处罚。昨天,有关部门还开通了“85463399”投诉举报热线,欢迎车主对汽车维修市场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