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温州苍南人陈世昌和几个亲戚、老乡年初耗资1000多万买下的河北保定誉县甘河镇葡萄山铁矿开始出产铁矿石了。
拥有3个出矿点、一个加工厂、近200名工人的葡萄山铁矿,目前每天出产铁矿石1000吨,提炼前的铁矿石能卖120-130元/吨,而经过加工厂提炼,1000吨铁矿石能提炼出300吨左右的铁精粉,每吨市场售价在600元左右。
每吨铁精粉的成本在每吨350元左右,毛利达250元/吨。按照陈世昌的估计,如果市场价格没有较大波动,矿山的3个出矿点都能正常出矿的话,8个月内的毛利将达1800万元,即使扣除一些不可预知的费用,届时也能顺利收回1000多万元的成本。
矿产世家的资本转移路线
陈世昌一家算是“矿产世家”。葡萄山铁矿就是家里几兄弟合伙入股的,而二哥陈世鹏投资的铁矿也离得不远,马上就能开工了。
陈家五兄弟,已经在河北的保定、邢台、承德、邯郸乃至内蒙古拥有了多处矿产,而其开矿史则可以追溯到18年前,是温州平阳、苍南一带外出开矿的第一批人。
从替人打工到搞承包,再到自己投资当矿主,从山东、湖北、内蒙古、山西一路辗转到河北,开过金矿、铜矿、石膏矿、石英矿、煤矿,也开过隧道,“什么赚钱就干什么,不过应该说都没有眼下的铁矿这么赚钱。”
比如,陈家8年前在邢台地区承包的石膏矿,当时花100多万元拿下了总承包权,到现在还开着,一年净利润在200万元左右。这座石膏矿开采很安全,收入也很稳定,为陈家开新矿不断提供着资金支持,但是陈家还是觉得,石膏矿赚钱太少,不如卖掉。
煤矿也一度成为陈家的投资重心。煤矿虽然赚钱,却伴随着高风险,“我们去年一直在邯郸争取一处煤矿,因为迟迟办不下许可证,只好放弃。”陈世昌说。
周密筹划、反复考虑后,今年年初,陈家通过参与政府拍卖的方式,买下了葡萄山铁矿的30年开采权。当时,国际铁矿石刚刚宣布涨价,大多数人还没有从震惊中反应过来,国内铁矿石价格也没有涨到位。于是,开采铁矿被他们看作是一条最好的资本转移路线。
一个县有13座铁矿姓“温”
早在六年前,陈家几兄弟就已经在邢台承包铁矿。“当时铁矿还很便宜,20万元买下的铁矿,经过疏通道路、完善供电、添置设备,不到半年就以30多万元的价钱转手了,”陈世昌说,“没赚到什么钱,却有了尝试的经验”。
随着铁矿石价格的一路攀升,一个同等规模的铁矿30年开采权价格从20万元涨到了1000多万元,六年内价格翻了50倍,但陈家经过计算认为,仍然有利可图。“铁矿石从2003年6月份开始上涨,涨价前一吨铁精粉只能卖200元,而铁矿石一吨就只值二三十块钱,”陈世昌说,“两年涨了三倍。”正因看中了这点,他放弃了争取邯郸那处煤矿,将投资重点全部放到了这处铁矿上。“铁矿的地理结构结实、不松滑,铁矿石也比较坚硬,更不存在瓦斯泄漏的危险,安全性比煤矿要高出许多。”陈世昌分析。为此,陈家几兄弟眼下把精力都花在铁矿开采上,如果不是因为买下一座铁矿的投资太高,他们在铁矿上的扩张脚步还会走得更快一些,为此他们也在积极寻求可以合作的资金。“去年底我们在山西勘查一处铁矿,发现只在山西的一个县里,就有13家铁矿是温州老乡在开采。”陈世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