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经济发展需要能源作后盾
浙江石梁啤酒有限公司总经理 邱建生
投资五六亿元搞技改,这样的大手笔在整个啤酒行业也算是大手笔。比如去年我们投资几千万元建了一个占地20多亩的污水处理中心,今年生产量更大了,污水处理设备还得再扩建。经济要发展,但是如果没有能源做后盾,这样的发展是极其危险的,表面看企业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在环保上,但污水处理好了,电耗降下来了,煤耗小了,节约了成本,其实企业是从中受益的。
充分利用能源降低成本
浙江卡森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张金
我们所有的制革处理工艺全部按欧洲国家的标准的话,成本太高了,但是我们要合理利用好我们中国的优势。在欧洲国家现在能源用的是油,而我们用的是煤,那么我们可以利用煤的余热来处理污水。
没有投入,环保只是一句空话
桐乡市丰湖羊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钱炳荣
作为浙北最大的湖羊交易中心,我们的年生产加工量达15万头,以前是臭气熏天,去年投资近50万元建成沼气发电设备。这样的投入对别的企业可能不算什么,可对我们来说已经是收益的好几倍了。现在不仅污染物能消化处理,环境好了,还能自己发电,这就值得了。现在我们打算再扩建沼气池,因为没有资金投入,再好的环保点子也是一句空话。
节能降耗事关企业生存与发展
浙江三力士橡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培生
橡胶企业是资源消耗的大户,其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溶剂汽油和冷却水,造成很大的资源和能源消耗,还造成周围环境污染,生产制造成本也不断增加。为此,公司仅在汽油回收上就先后投资了1500万元。节能降耗事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乎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我们还将在蒸汽循环再利用等方面进行投入,提高节能降耗技术水平。
技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通过关键技术的科技改造,既可以节约资源、削减污染、降低费用,又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杭州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 童云芳
青山碧水和熊熊炉火间如何取得平衡,这是身处特殊地理位置的杭钢面对的特殊问题。在童云芳看来,杭钢在生态经济上要符合更严的要求,必须从技术改革入手。
淘汰了横列式轧机、耐火材料等技术落后、效率低下、污染严重的生产线,新建小型连轧、高速线材等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线,并投入11.5亿元的环保资金,用于废水、烟气、煤气等大批治理项目。童云芳说,这些先进生产工艺在淘汰污染时,也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花如此大的精力和经费用来改造生产技术,童云芳认为,除了要转变人们对黑色钢铁的固定思维外,更重要的是让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环境保护这些先进工艺,成为企业今后在激烈竞争中占取先机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