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依靠“三高”求效益的观念
【数字表现】今年一季度我省生产、投资增幅出现回落,除气候、原料成本增长等因素外,最根本的原因是产业结构调整进展不大,反映了粗放增长方式和低价格竞争难以为继。用经济增长速度方程测算,1991—2003年,我省GDP年均增长率为14.4%,要素投入中资本投入、劳动投入贡献率分别为67.4%和3.5%,即三分之二是靠资金的高投入支撑,而内涵式增长贡献率仅为29.1%,存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等问题,总体上是以低技术、低成本、低价格、低收益为特征的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 ——数据来源浙江省统计局
【数据解读】
杭州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童云芳:长期以来,浙江企业家采用的是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带动经济的粗放增长方式,不少浙商最早是利用自然资源和原始的制造方式发展起来的,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这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种普遍现象。但如果今后,浙商继续沿用这种发展模式,将会削弱企业自身发展,甚至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浙江三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季鑫: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浙江企业普遍反映出的问题就是粗放型生产方式带来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等环境问题。对许多浙商来说,现在已经到了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时候,假设我们仍旧用这种“三高”方式,谋求短期利益,必定被日益注重循环经济的社会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