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去年以来,要素资源紧缺一直深深困扰着我省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还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所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今年我省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今天我们在这里介绍嘉兴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注重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的经验,希望能对各地有所启发。
在浙江大华包装集团有限公司的造纸车间内,清水冲刷完筛子、震荡筛后,并没有直接排放掉,而是被再次利用来打浆。总经理叶流雄介绍说,如今厂内清水实行“多级套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经高效气浮处理后全部回用,实现了污水“零排放”。目前,公司每吨纸的水耗已从原来的60吨降到12吨,一年能从水里“挤”出125万元。而通过变频调速,分段用不同温度控制纸浆成纸,每吨纸又可节约蒸气0.5吨,一年下来又能“蒸”出效益300多万元。
“大华”通过“体内循环”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成了嘉兴大力推广循环经济的一个缩影。面对要素资源“瓶颈”制约,嘉兴市大力推广循环经济,既节约了宝贵的资源,又提高了综合效益,还清洁了环境,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使嘉兴的许多企业越变越“小气”。浙江申河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的纯低温余热电站项目日前正式发电。该公司利用纯低温余热技术发电,使废气总回收利用率提高到了97%左右,一天还能发电5万多千瓦时,能为企业节约成本700万元。据统计,2004年嘉兴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万元产值能耗0.62吨左右,同比下降了近13%,节约能源价值约5亿元。
污水变电流、淤泥制成砖……这些资源综合利用方法如今在嘉兴许多企业中已应用自如。桐乡市砖瓦企业多,大量耗费黏土资源。河山砖瓦厂率先就淤泥制砖进行技术研究。在其用30%的淤泥制砖获得成功后,迅速在同行中推广。去年,桐乡市砖瓦企业消耗淤泥13.42万吨,相应节省7.9万立方米的黏土资源,既节约了黏土资源,还带动了桐乡的炉渣、淤泥制砖循环经济链的发展。去年,该市将淤泥制砖企业上缴所得税的50%奖励给企业,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据统计,嘉兴市已认定的118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去年共利用废弃资源397万吨,综合利用产品产值29亿元,年创造经济效益31亿元。
嘉兴还积极在推行清洁生产上做文章。去年,嘉兴市共有“中华化工”、“新大众印染”等12家企业被列入清洁生产试点企业。秀城区大桥镇的20家化工企业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了企业之间、产品之间的废水、废气循环利用。清洁生产带来的不仅仅是环境的改善,据统计,目前,嘉兴市累计完成清洁生产方案196项,增收节支26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