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系、北大系控股公司在中国资本市场翻云覆雨、遍地开花,从而引发人们对于高校产业走向的深层思考。浙江大学2001年6月注册了一家控股企业,短短3个月后,以资产购并方式挤进股票市场,并在旗下扩张了20家IT公司。
2001年8月9日,以浙江大学为主要发起人的浙江浙大网新信息控股有限公司完成了对浙江天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797)的收购,目标直指资本市场上声名赫赫的清华系和北大系:“我们希望在市场上形成浙大企业群。4所高校合并之后的新浙大完全具有这样的实力。”担任上市公司浙大网新总裁的陈纯这样阐述浙大网新的想法,陈纯同时还担任着浙江大学软件与网络学院院长、计算机系主任和软件研究所所长。
浙江大学的雄心自然可以理解。高校企业一直是中国股市上的亮点之一。高校本身的研发实力、相对清晰的产权结构,似乎为投资人获取投资回报增加了些许保障。但今年以来的清华紫光业绩预警、北大方正人事震荡,凡此种种使投资者对于高校背景上市公司的未来产生了疑虑。浙大网新能否重振高校板块?
浙大网新是谁?
2001年6月6日,由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亲自担任董事长的浙大网新信息控股有限公司组建,注册资金2.4亿元,旗下拥有浙江大学计算机工程技术中心以及浙大海纳、快威科技等近20家“浙大系”IT企业。
而后,浙大网新集结其他投资人开始按照计划对上交所上市公司浙江天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与重组、改造。其他8个机构投资人分别为天声投资、深圳瑞银润泰、浙江金科创业、金威电子技术、中泰投资管理、长龙电机、绍兴越通房产、杭州金义。
6月20日,浙大网新受让绍兴市天然羽绒制品总公司持有的天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法人股6730.52万股(占天然科技总股本的19.70%)、受让浙江天声信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1000万法人股(占天然科技总股本的2.93%)。此次受让之后,浙大网新持有天然科技股份7730.52万股(占总股本的22.63%),成为天然科技的第一大股东。
9月24日,天然科技正式更名为浙大网新,陈纯出任浙大网新总裁兼CEO。
其实,浙大网新是浙江大学名下的第二家上市公司。1999年5月,由当时浙江大学最好的三家企业组成的浙大海纳在深交所独立挂牌上市,主营半导体硬件,上市之初倒也颇有高校系风光,但单一公司缺乏集团实力的支持,最终未能承担起打造“浙大系”的任务。
“浙大网新的想法是‘打造软件与网络业航母’,主营软件、网络以及信息服务。此次进入天然科技完全以现金形式交易,在评估资产时,我们分别聘请了不同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师所进行了三轮审查。由于进入伊始的目标很明确,就是网络信息产品。所以,天然科技原有的羽绒资产完全剥离、房地产项目正在斟酌,而其拥有的生化制药项目康恩贝将独立上市,目前已进入辅导期。”
为了充实原天然科技的信息产业资产,浙大网新又把浙大旗下的快威科技、海纳快威、网新图灵等公司也注入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