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中国楼市又步入一个关键时期。走向如何,如何应对,国人无不关注。4月15日,在中国地产企业学习推进联盟成立大会暨2005中国房地产苏州高峰论坛上,对中国房地产颇有发言权的专家、学者和开发商们就如何在宏观调控的形势下,落实好国务院8条稳定房价的通知精神,适应新形势,促进房地产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各抒己见,给人启迪。
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秘书长顾云昌:全力构建“绿色地产、和谐社会”
顾云昌在论坛上提出“绿色地产”的概念。他说,首先我理解绿色是一种青春、活力、健康、和谐的颜色,我觉得我们房地产市场要充满生机活力,同时也是健康的市场,那么健康的市场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市场?健康的市场应该是达到三个基本,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供求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平稳。
国务院办公厅《通知》精神,实际上讲的是如何稳定价格。供求总量是否平衡、结构是否合理最终会反映到房价上,房价是市场的显示器,如何保持房价的相对平稳,这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房地产市场是否健康的主要标志,也是一个和谐社会的标志。
当前有的地方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过高,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国务院要求各级政府下大力气对当地的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负责。这种决策我觉得是为了推进和谐社会,为了使我们的楼市健康发展,是非常正确的。
如何使市场健康发展呢?我觉得有许多方法可以用,一个是金融杠杆,一个是税收杠杆,还有行政杠杆。据我所知,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全世界的许多市场,比如美国、欧洲房价涨得都比较快,许多国家先后都相应地采取了金融和税收杠杆的手段来平抑房价。
在抑制投机性需求的同时,也会对相当部分的自住需求带来影响。根据国际经验和我们和谐社会的要求,在抑制投机性需求的同时,对中低收入家庭的购房贷款,他们的自住需求应该采取另外的渠道进行保障,这就是政府的保障功能。一个健康的市场必须要有公平的制度。由于住宅这个商品的特殊性,要对我们中低收入家庭、低收入家庭的基本需求,采取不同的政策进行倾斜,让有形的手、无形的手共同发挥作用。
构建“绿色地产、和谐社会”,还要考虑进城农民的住房问题。去年有1700万,前年也有1700万农民进城,他们肯定要居住,我们现在的房地产业考虑农民住房的问题还远远不够。农民进城以后,他们的宅基地、他们的建设用地如何盘活?既要保护农民的原来土地上的利益,又要想办法把建设用地拿出来。我们现在提倡节能省地,如何做到节能省地,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使农民进城,把农村的建设用地腾出来。这个问题应该值得我们高度的重视。
房地产市场有较强的区域性,地区的差异性很大,东部发热,西部有些城市还没热,所以建议各地在调控的时候,该采取什么措施就采取什么措施,各地应该有所区别,因地制宜才能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