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总比困难多
记:现在可能更多的人是关注您在动漫产业里的动作,但我们了解到您在进入动漫之前的创业故事,跟很多浙商一样具有传奇色彩。这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吴:我的创业历程也算不上传奇吧。我15岁就在杭州打工,1984年9月在政府支持的4800元的基础上组建萧山长河建筑队,当时主要还是给别人做工的。1986年,我们认准当时的市场,开始从事装饰、装修行业。由于我们注重质量,承接了北京亚运村等大型工程的装修,企业打响了品牌,得到了市场认可。到1993年,我们的收入就超过3个亿。1994年,我们成立了中南建设集团。
1994年的时候,装饰、装修行业竞争已经比较激烈,我就开始考虑为企业寻找新的产业。当时,萧山等地出现了老百姓排队买摩托车的情况。我认识到:中国的摩托车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因为当时我国平均一千人只有七八辆摩托车,而一些发达国家是40多辆;于是我们就开始从事摩托车行业。到1996年,我们光摩托车的年收入就达到了一个多亿。从2000年开始,我们开始进入房地产行业。
记:按照中南的发展轨迹,在房地产行业完全可以进一步发展,怎么突然又转入动漫产业呢?
吴:中国电视上播的动画片90%都是进口片。我们中国是一个有5000年文化的国度啊。这么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什么不挖掘出来呢?连美国人都做《花木兰》,为什么我们自己不做?在中国13亿人口中,14岁以下的儿童就有3亿多,这是世界上最大、最固定的动漫产业消费群体。如果中国的动画片能彻底征服自己的消费群体,这是一个非常大,而且具有活力的市场。
记:那么几年下来,您都碰到什么困难啊?
吴:回过头来看看,奋斗历程是一笔财富啊!创业期间就需要一种敢闯敢拼的精神,需要一种创新的意识。特别是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不断总结、超越自己。“办法总比困难多”,这就是我们的理念。当有困难的时候,我就这么告诉自己和员工。天大的事,都是人做的。我想,我们需要那种造原子弹、导弹的拼劲去克服困难,这样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