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GOOGLE一下“温州楼市”,可在网页上找到485000篇相关的报道。而搜索一下楼市发育最早的深圳,搜索结果显示,可找到580000篇相关报道,两者相差不大。显然,无论是从城市的地位、城市的经济总量还是房地产的开发总量上来讲,温州和深圳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然而,单从对楼市的关注程度上来看,温州并不比深圳、杭州、上海等大城市差多少。的确,从1999年温州楼市开始回暖后,温州人每每都是谈“楼”色变,只要是说起房子,温州人好像没有不兴奋的。于是,温州房价在温州人同唱一首歌的氛围中上扬了几轮。然而在2005年,随着国家的宏观调控的日趋收紧,无论是开发商、市民抑或有关部门,大家似乎都有一个相同的疑问:楼市的前景在何处?为此,《温州楼市》周刊推出了《2005年温州楼市蓝皮书》,力求从所掌握的材料中提炼出一些对于市民和有关方面有用的信息,比较全面地诠释和把握2005年温州楼市,是为序。
附《2005年温州楼市蓝皮书》部分专家名单:
温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中国房地产与住宅研究会理事石海均
温州市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副会长孙国敬
温州丰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骞
温州旧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经理张杰
温州省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建亚
温州国大企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文钧
中国银行瓯海支行行长潘红敏
百吉门房产营销公司总经理成秀科
三角洲房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