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可思议,几年时间,这里的变化竟会如此之大,要不是这座古桥还在,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昨天,刚从国外回来的孙先生乘坐运河巴士到拱宸桥码头上岸,望着宽敞整洁的丽水路和桥东一片片林立的高楼发出了这样的惊叹。
出国在外的孙先生皮夹中一直夹着一张八年前在拱宸桥附近拍的照片,昨天他拿出来对比着眼前的景象,对记者说已经很难再找出八年前的痕迹。
以前居住在这一带的居民都知道,这里街巷狭窄、道路坑洼不平、民居破败、基础设施差,而且一下大雨,低洼积水严重,百姓怨声载道。而今,这些旧貌都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宽敞整洁的道路、崭新整齐的楼房。以致孙先生连声说着:“不认识了,不认识了。”“拱北的变化来之不易”,记者在拱宸桥地区旧城改造工程指挥部采访时,副总指挥万义芳介绍说,1997年,拱墅区全面启动了改造范围达1.1平方公里的全市最大的旧城改造项目——拱宸桥地区旧城改造工程。为了实现高标准、高起点建设,指挥部运用市场经济机制,对详细规划方案实行公开竞标,这在全市乃至全省都是首次。而且,用高层和小高层作为回迁房的安置理念,也是全市最早。
到现在的8年时间,拱墅区以投入20多亿元资金的大手笔,进行大规模、大范围改造和建设。尤其令拱宸桥地区居民感受颇深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变化可谓日新月异,不断地美起来、绿起来、亮起来、闹起来。轻纺路、丽水路、新湖州路,学校、幼儿园、农贸市场、公交中心站、文化中心、医院、停车库等一大批公建配套设施不仅一应俱全,而且都是高标准规划建设。旧城改造不仅让5000多户居民告别了“棚户式”住房,住上了宽敞亮堂的成套住宅,同时通过建造商品房吸引了大批异地购房入住的市民。到目前拱宸桥地区已共出让9块商品房用地,总建筑面积27万多平方米,现已竣工20余万平方米,入住率90%以上,使整个拱宸桥地区的居住人群结构呈现出多元化格局。
环境美了,道路畅了,为了使拱宸桥地区的市民生活更方便,拱宸桥地区旧城改造工程指挥部在致力于改善该区域市民住房条件的同时,也为聚集该地区的人气和商气动足了脑筋。通过盘活土地和注重环境营造,拱宸桥地区地价不断攀升,2000年第一块土地的出让价是每平方米900多元,现在已经飙升到每平方米5480多元。出让地块的不断升值有效弥补了建设资金的缺口,形成了城市开发和建设的良性循环。
杭州市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指挥部拱墅区分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汪宝焕很自豪地说,大运河截污使拱墅区的运河水质日渐改善,几百万平方米的绿化,使这个城北老城区处处生机盎然。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而又充满现代活力的居住区正在杭城北部悄然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