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的风往哪儿吹?
编者按 近一段时间以来,为了平抑房价的过快上涨,国家和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新政策对于房地产市场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从下面的这组稿子,我们也许可以从中看出某些端倪。 房贷新政难挡京城购房热
据新华社电樊先生是记者的一位朋友,去年贷款在北京西部的某明星楼盘买了一处房产。10月底央行加息后,他不但没有感到还贷负担重了,反而兴致勃勃地对记者大谈他的投资计划:把房子卖掉,拿卖房的钱交首付,贷款再买两套,一套自己住,一套出租。
最近房贷新政出台,记者又给他打电话,问他的投资大计是否有变,不想他回答得干脆利索:“没变!得趁着年轻赚点钱啊。这两年买房子还可以,你看我买的房子,买了一年,每平方米已经升值1000多元了。”
记者近日从北京的房展会,各个售楼处了解的情况来看,房贷新政的出台,并没能抵挡京城购房者的热情。
3月24日上午10点,记者来到军事博物馆,老远就看到门口排着一条长龙——都是来看房展的。虽然不是双休日,展厅里人气却特别旺,当天入场参观的房产消费者达到了3.4万人次,丝毫感受不到房贷新政吹来的冷风。
某中介公司的一位顾问忙里偷闲地和记者聊了几句,“现在北京的二手房市场简直就是朝着上海的架势走”。这话让人有些惊讶,要知道,北京的二手房市场活跃度一直远远不如上海。这位顾问对北京的二手房市场充满信心,“现在不断加息,买新房成本多高啊,所以很多人开始关注二手房了。”
从拥挤的房展会出来,记者又去了京城几处楼盘。在西大望路的乐成国际,一位售楼先生一听记者要看两居室便说:“上午刚刚开了两栋楼的部分单元,来了将近200人,其中有150人在抢30套两居室。”而这些精装修的两居室每套基本上都在100万元以上。
一位看房的先生和记者聊天时说,每平方米8000元钱以上的高档楼盘,买的人都有相当的实力,或者不需要贷款,即使贷款也不会在乎每个月多支出区区几十块钱,“他们贷款不是没钱,而是把钱拿去做生意,搞别的投资。”
新浪网的调查显示,60.21%的网友认为购房难度增大后房价不会跌,81.63%的网友认为央行调整利率影响最大的是普通买房人。
采访中,一位姓张的先生这样说:“不管是去年10月还是这次加息,作用都微乎其微。政府想要抑制房地产过热,结果呢,有实力的人根本无所谓。”更有人反问记者:“房贷利率提得这么高,不是为富人大开方便之门吗?”
房贷新政的大棒真的抡向了想买房的普通百姓吗?针对这样的疑问,央行副行长吴晓灵解释说,央行调整的主要对象不是买房的普通老百姓,购房者短期会增加利息支出。但是如果金融政策和其他各方面政策配套,能够抑制房地产价格上升过快的势头,就保证了老百姓的根本利益。
把前前后后的消息放在一起,很有意思。先是央行取消房贷优惠政策,然后财政部表示要推出房地产税,现在国土资源部也站出来说话,表示房价高不是自己的错,言外之意,是房地产开发商在囤积土地,抬高房价。有评论人士这样说:“现在到了清算的时候了,房价到底为什么高?要捅破这层窗户纸。”
去年4月,央行副行长吴晓灵谈到宏观调控时表示,希望大家不要和中央政府及央行博弈,否则如果激化矛盾,将会有更为严厉的政策出台。
当前的房地产市场是否也面临这样的关头? 房地产可能出现九大趋势
据新华社电昨天在南京举办的“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北京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发表观点认为,中国房地产发展可能出现九大趋势。一是市场持续稳定增长、梯次分明、周期重叠。今后15到20年内中国房地产都会稳定增长。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城市,已经形成了房地产发展的梯次现象,如北京、上海在第一梯队,广州、深圳、杭州等在第二梯队。由于区域差异性的存在,各地房地产发展都遵循自身小周期的规律,互不影响。二是直接融资将成为房产融资的主要趋势。
数据显示,我国房产开发企业2004年银行融资比例有较大幅度下降,自酬资金比例显著提高。房地产正在从高度依赖银行转向依赖直接投资,这有助于市场健康发展,企业在投资者的选择中优胜劣汰。三是土地市场将引入竞争机制。四是由香港模式变为美国模式。五是未来有三类公司可以生存。即大型财团下属的不动产经营部门、高度专业化的公司和从行业中衍化出的服务型公司。六是产生世界最大的住宅公司。七是外资投资更趋集中。八是引进来与走出去将相互推动。九是房地产将催生出成熟的买卖协商关系。 控制房价:商品房供应增幅须在10%以上 据新华社电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顾云昌昨天说,要抑制房价快速上涨,商品房供应量应该保持10%的增幅,否则还将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形。顾云昌昨天在南京举行的“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介绍说,2004年全国商品房供应量增幅是12.3%,而2003年增幅为21.3%。供应量增幅放缓也是导致房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商品房的投放要做到相对的充分。商品房供应量应该保持较快的增长,全国应保持10%以上的增幅,否则依然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至于怎样控制房价的过快增长,顾云昌认为,一要高度关注房地产市场供求变化,特别要经常注意房价的变化。要及时、全面地向社会发布准确信息,实现供求总量的基本平衡,供求结构的基本合理。二要重视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三是对商品房特别是普通商品住宅以及经济适用住房开发用地,应予以保证。四要想方设法加快盘活和开发存量土地,进一步加快发展二手房市场,使存量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有效放大土地和房屋市场供应量,平衡未来的供求关系。
此外,要继续控制房屋拆迁规模和进度;在放慢住房被动需求的释放速度的同时,各地要不断提高拆迁管理水平,加快开发进展速度和楼盘供应量。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