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活力的江浙力量
近年来,江浙的力量在资本市场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给市场带来了一种鲜活的力量。无论是资金拆借、融资以及公司的上市和收购都非常活跃。自深市中小企业板块设立以来,民营经济发达的江浙起了主导的作用。江浙一带影响市场的力量还有两省高达1万多亿元的民间资金,这部分资金只要有一小部分进入股市,对于市场的影响都是举足轻重的。
中小企业蕴涵力量
江浙经济的活力很大程度来源于中小企业,而这些中小企业基本以民营经济为主。其中,深交所中小企业板的首批8家上市企业,就有4家是江浙公司。有投行人士称,最近一年,江浙一带的企业对上市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以前因为企业规模问题以及手里有足够的现金流,他们普遍对上市不感兴趣。有关人士表示:“江浙一带的企业大多都是民营企业,自身的发展都相差不大,现在,有的企业上市了,必然会有一种示范效应。”
浙江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最好的省份之一,也是中小企业大省。近几年,浙江省年均新设股份公司超过90家,到2003年底全省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已达770家,进入上市辅导期的企业141家,数量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处于首位。近两年,浙江省首发上市公司及通过发审的企业均占全国十分之一,其中民营中小企业占据了绝对比例,2003年新增10家上市公司,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与浙江相似,江苏经济也以中小企业为特色:数量多、规模平均、水平中等甚至偏下的企业居多,业绩优良、成长性好、改制较为规范,这样的特点又与中小企业板遴选的标准相当一致。目前,江苏拥有约百家辅导企业。同时,江苏的各级政府已把推选更多的企业以不同的渠道上市作为发展资本市场的重要举措。
政府对当地企业的推动起到很大作用,仅以绍兴市为例,该市制定的《绍兴市2002-2006年企业上市规划》,明确了上市工作目标,争取上市募集资金达到100亿元。目前,全市累计组建股份公司85家,其中有13家企业已经通过或正在接受券商辅导,4家企业正准备海外上市。
大企业谋求进入资本市场
除了中小企业可能成为市场的新生力量外,许多在江浙发展成长起来的大型企业也在谋求进入资本市场。其中典型的是江苏雨润集团和均瑶集团。连续6次举牌南京中商让在市场上茁壮成长的江苏雨润集团再一次成了市场的焦点。雨润是一家集食品、投融资、房地产、高科技于一体的集团性企业。下属28家子(分)公司,分别设立在13个省、市、自治区,至2003年资产规模已近40亿元。分析人士认为,雨润集团如果继续发展,需要在商业流通领域寻找自己的“出海口”,而南京中商的良好发展潜质吸引了祝义才的眼光,因而才会有江苏地华不断增持公司股份并最终导致举牌的动作。
均瑶集团成立于1995年7月,前身是温州天龙包机有限公司。经过十多年的创业发展,现已形成航空业、乳品业、房地产业的三大板块的多元化集团公司。在全国各城市及香港地区拥有20多家全资独立法人公司,集团总资产25亿元。经历了创始人王均瑶病故一事后,该公司仍然顺利入主上市公司大厦股份。
来源:
都市快报
作者:
刘行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