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成中:树立良好的财富心态
进入21世纪,中国关于财富的讨论逐渐浮出水面。大大小小的财富论坛一个接一个。某些经济学家还提出了新财富的概念,甚至放言新财富时代已经到来。国内层出不穷的富人榜,使“财富”热再度升温。
四种财富心态
炫富:稍微观察一下今日中国的消费社会,可以看到无数千奇百怪的炫富式的消费现象。这样豪奢的对财富的处置方式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很多人的腰包鼓起来了,但脑袋却没有相应地鼓起来。说明中国的许多富人们还没有能够形成现代的、理性的、健康的、充满人文和社会关怀的财富观。
藏富:在我国,藏富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现时仍然如此。这一点,单从历年《福布斯》财富排行榜发布后,一些上榜富豪们的反应就可以看出一二来。许多人的反应几乎是一致的,那就是生气。
藏富并不是一种正常的财富观。把财富隐藏起来,实际上是在逃避社会责任。藏富、守富只会使财富的流动趋于停滞,使贫富分化更为悬殊,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共同富裕变得遥不可及。
仇富:李海仓这样一个优秀的企业家遇害,社会上对他的质疑却超过了人们的悲痛,这是一种畸形的心理,仇富心态,这种病如果不治好,将对我们的社会发展构成很大的危害。
崇富:仇富的反面是“崇富”,崇富既包括崇敬财富,也包括崇敬富人。面对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为什么人们没有仇恨心理,相反却对他充满了崇敬和敬佩?他们的崇富心理从何而来?盖茨虽然是世界首富,资产上百亿,可谓富可敌国,但他自身具备的“财富品质”,满足了公众对社会精英的期待。可以说,公众“崇富”崇的是盖茨内在的财富品质,而不是单一的天文数字的巨额财富。
营造“崇富”氛围
改革开放已26年了,这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在中国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千年巨变,已由当初在温饱线上挣扎的贫困国家而一跃进入了小康社会,可以说这是二十世纪末世界最伟大的奇迹。在这场巨变中,中国的另一成就——就是涌现出一大批富翁,形成了一个先富阶层,但也存在着弱势群体,下岗、失业,生活贫困。巨大的贫富悬殊,必然使他们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同时也对富人的财富来源提出质疑。加之近年来,一大批“问题”富豪落马,这更加印证了百姓心中的疑问。不少能人白手起家打出一番天下后却不能把握自己,最后只落得身败名裂。
我认为,中国人表面上看好象是仇富,实际上不是仇富。在仇恶!仇恨非正义的行为,
但是由于富人名出得大,只要恶人与富人一重叠,仇恶看上去就好象在仇富了。
作为公众人物的富人,遵守游戏规则,依法经营,积极纳税,把财富投于法律的阳光下,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热心回报曾经给过你支持和哺育的社会,关心他人,别人自然也会爱戴你、尊重你。而在中国的先富阶层中,为富不仁的屡屡见诸媒体,败坏了富人的形象,而做了好事、善事的又不很愿意公开露相,群众难到见到深孚众望的中国富豪,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众的情感取向。
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是否持有健康的财富心态,是这个社会能否发展,这个民族能否昌盛的精神保障。当渴望财富、敬重富人、以富为荣、以贫为耻,以正当的方法创造财富,同时又以正当的方法使用财富、积累财富时,便会形成一种正常的、健康的社会状态与环境;当鄙视财富、仇视富人、以富为耻、以贫为荣甚至劫富杀富,或者虽然崇拜财富,但却以“不仁为富”,反过来又“为富不仁”时,便会形成一种畸形的、病态的社会与环境。“崇富”氛围的营造,需要富人们的身体力行。西方有句谚语:“三年培养一个富翁,三十年培养一个绅士”,富人要在社会中获得与其财富相称的地位和尊重,必须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水平,培养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与公众一起建立与时代发展同步的、积极健康的现代财富观。那时炫富的行为也将受到公众舆论的谴责和抵制,人们没有必要藏富,没有人仇富,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下,每个人都能和富人们一起站到同一条起跑线上,竞逐财富,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整体的进步。
来源:
作者:
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 胡成中
|